新闻学实习调查

新闻学实习调查

实习调查报告

20xx年x月x日,是我大学毕业实习开始的日子。根据就近原则,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在本地单位鄂州,后经家里安排来到鄂州xx杂志进行为期3个星期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从各个方面对实习单位的一起规章制度、运行方式、日常业务和内部的一些小细节进行了观察与调查。“学生”这个称谓在调查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或许大家都不会对我有戒备之心,更加容易给我讲述他们真实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跟带我的实习老师沟通,而且还跟其他的老师进行了简短的沟通。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简单的谈谈自己对新闻行业的一些认识。或许我的调查不能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也许我所调查的结果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是默认的结论。但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是自己亲身用实践检验理论,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也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能少走一些弯路!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实习的单位---xx杂志。

办报理念: 大众化、平民化、都市化、时尚化。

办报方针: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

去那之前,我期盼着,以为如同电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大家饱满而热情的工作,闲暇休息的时候一起喝点东西聊聊天,办公室里会时不时的有些欢声笑语,自己也会充实而愉快的度过两周的实习生活。但是现实真的永远不会像电视剧那样精彩而舒适。杂志社在一栋办公楼里,来往的白领们都穿着光鲜亮丽,气质而冷漠。看着这些人,都是独自进出,偶尔有边走边交谈的也都好像是谈工作,很严肃的样子,所有人都散发着特殊的气质,与在学校里接触的人大不相同,在学校里很自信的我一下子有种害怕的感觉。到了发行部的时候,我见到主管,他只是公事化的给我安排了办公的地方,然后叫来一个工作人员大致给我讲了一下这里的工作内容,因为我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与这份工作并不对口,所以我只能是尽可能的了解这里,了解这里的情况,而在工作上,我只能做些杂散的事情,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气馁,因为我知道,不管是做什么样的工作,总会学到以前没有见识过的有用的东西。

在那里,我实习的期间,我的任务就是帮忙整理文件,接电话,复印资料,开#5@p等,

有时候我也力所能及的做些清洁的工作。这些看起来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是从这些事中我的确学到了怎样更好的与人沟通,怎么适应大家合作的工作氛围。而在闲暇的时候,我也慢慢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杂志社的运行与管理情况,这些使我受益匪浅。

由若干份报刊杂志子统统构成的公司是一个完整的、层次分明的系统。其中,各报刊杂志相对独立,而与广告、外联等部门又存在很强的联系性,相关性。各个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权限,同时各份杂志报刊都有独立的利益。这样一来,在公司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各份报刊杂志在职人员的经济利益便于报刊的经营业绩挂钩,广告、外联也与其本身的广告赞助分额挂钩,这样便可很大限度的调动公司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的办公室综合调度、处理各单位的经营,这就大大减少了公司经营的成本,而对广告、外联的共享更可以增加公司的收入。当然,在管理的各种目的中,效益是最根本的目的,对于杂志社这个经济实体来说亦是如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是杂志社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国内外杂志种类很多很多,要想在这个市场上拥有一习之地,就要做许多努力。一方面提高杂志稿件的总体质量,我所在的编辑部不但从众多的来稿中精挑细选真情、感人、文笔优美的稿件,还要经过各位编辑认真反复地编辑和校对。而美编也一直努力地改进杂志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依托公司的客户资源搞好发行工作。这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杂志社的管理工作对我影响颇深,而自我管理方面的实践体会也让我深有感触。上班的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而我每天坐公车到公司就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平时在学校,如果早上没课总要睡个懒觉,很晚才起床。现在却必须每天都要早早起床,早早去挤公交车。虽然九点钟上班,时间看似来得及。但这必须忽略堵车的因素,我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以免吃到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这对我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早上的起床时间。比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都要有新的安排。周一到周五的上班,对自己洗衣服、运动等事项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开始时虽然实习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兴奋感,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适应。总体说来,由于上班的时间比较固定,所以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固定;自己专心致志的进行自己的时间活动,没有了那么多的社会、社团活动打乱自己的时间安排。

在杂志社的这段时间,由于我的工作相对零散,也比较轻松,于是我花出很多时间与这里的同事学习,比如与人交谈的技巧,处理事情的方法,不管做什么要灵活多变,要善于动

脑,工作上绝对不要死板,但是一定要有原则。通过以往的经验和这次实习,我越来越感到社会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拥有多种能力、掌握多种知识,并且容易变通又善于交往的人才。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学校里,人际关系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一切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尤其要搞好人际关系。公司下属的这几种杂志都在同一层楼上,这边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与他们交往和交流。平时对他们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虚心使我很快融入了他们。尤其是几个年轻的大哥哥大姐姐,不但教我们怎样搞好工作,还教我们怎样与领导相处。他们后来的热情,完全使我融入其中,开始时的惊慌失措也慢慢消失。

这次的实习工作,真的使我受益匪浅,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目标,不再那么幼稚的如同电视剧的剧情一样幻想自己的未来,我看到现实中的一切,看到许多未曾领教过的新事物,学到很多,也更懂得很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想我会变的更感性,更成熟。我的目标也变的更明确了,对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我更加憧憬。我也决定,以后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让自己在校园的大门里,就长出翅膀,不要在走入社会的那一天才开始认识社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努力,所以我相信,我的明天,一定会很好!


第二篇:新闻学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20xx年x月x日,是我大学毕业实习开始的日子。学校这次很给力,除了自贡本地的实习单位外,还找了另外的实习基地(南充、绵阳)。根据就近原则,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南充,后经学校安排来到南充晚报进行为期5个星期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从各个方面对实习单位的一起规章制度、运行方式、日常业务和内部的一些小细节进行了观察与调查。“学生”这个称谓在调查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或许大家都不会对我有戒备之心,更加容易给我讲述他们真实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跟带我的实习老师沟通,而且还跟其他的老师进行了简短的沟通。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简单的谈谈自己对新闻行业的一些认识。或许我的调查不能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也许我所调查的结果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是默认的结论。但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是自己亲身用实践检验理论,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也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能少走一些弯路!

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实习的单位---南充晚报。 20xx年x月x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南充晚报正式创刊。南充晚报是一张融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都市报、市民报,立足南充,全国发行。

办报理念: 大众化、平民化、都市化、时尚化。

办报方针: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

南充晚报现为周五刊,周一至周四为对开16版黄金瘦身小报,周五为24版黄金瘦身小报。一版时政要闻、二版时政要闻、三版民生新闻、四版社会新闻、五版法治时空、六版天天财经、七版县区新闻、八版娱乐星空、九版体坛风云、十版百姓生活、十一版媒体广场、十二版:国内新闻、十三版国际新闻、十四版精彩特稿、十五版北湖副刊、十六版广告、十七、十八版教育新闻、十九版家庭婚恋、二十、二十一版黄金楼市、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版广告

发行:发行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创办之初,日发行1万余份,当年x月x日,南充晚报市区零售量突破4万份。

20xx年x月x日起采用“文迅报刊数字化采编系统”,写、编、组版、校对、审稿实现无纸化办公,彻底告别纸和笔。

南充晚报成为四川二级城市中获好新闻奖最多的晚报,成为目前南充版面最多的报纸,信息量最大的报纸,在城区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市民自费订阅最多的报纸,成为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晚报,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充晚报不实行坐班制,但是每个记者每天(周内)早上8:45必须到报社签到,实习生也不例外。每天在离开报社之前必须报“点子”,每人每天2个。但是你可以不写你报的点子的内容,除非编辑看到点子后觉得很好,就会另行通知说,这个要写,其余的一般都不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报点子只是一种形势。没有多大的具体的意义。

几乎所以的媒体都会实行“稿分制”。即编辑根据你稿子的内容、篇幅,新闻的价值,发稿所占版面的大小来进行打分。1---5分不等。每个记者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稿分”需要完成。若完成不了将会扣工资。举个例子,如果这个月只完成了一半的稿分,那么你将不会有稿费。因为得到的稿费和扣去的稿费是一样的。在这样的压力下,有不少记者受不了就辞职了,也有完成不了任务就去偷其他人的稿子的。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记者发给编辑并且要见报的文章是不能有任何错误的。如:错别字,不使用书面语,标点错误,称谓不准确等。这些情况都会扣分,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挣的稿分会被扣除。而且扣得远比挣的多。

第二,第一次面对真实采访对象的感触。

第一次采访对象是一个牛奶中毒受害者的家属,没有任何的准备。因为是在工商局偶遇的。也许是老师觉得这个事情初见端倪,写起来太不靠谱;也可能是想看看我的功力吧,很直接的就让我去采访。一阵手忙脚乱的开始和他们交谈,开始可能是太紧张了,也没有问出什么重要的信息。但渐渐地就进入了角色,觉得自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问清楚了,也基本了解是怎么的一回事儿。也许是自己在采访中投入的感情太多,很容易就受到了受害者情绪的感染,而进入他们的角色看待事实的真相。后来老师说让我写稿子,我才猛然的觉得:我怎么可以就这样草草的写稿子呢?我现在了解的事实是不客观的,如果写稿子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老师给了这样的回答:第一,这样的“新闻”她不会写,就算是写也不是现在,因为现在事情的真相如何谁也谁不清楚。第二,让我写只是让我练练笔,我可以完全依附自己手上已经了解到的信息来完成。第三,她也不会自己去跟进采访第二方(牛奶商),因为这样太费力气,而且不讨好。

第一次自己单独采访写稿。这时,跟着老师跑新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单独采访确实第一次。这次的采访对象还是让人很紧张,因为他是川北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人面前自己显得特别的稚嫩,任何的气场都没有了。加之我只准备了写消息思路下的一些问题,具体而且开口小,回答起来也会很简单。可是这个处长似乎还有很多的话想说,一直等着我继续发问。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停顿三秒是多么的漫长啊!没有谁能够救到我,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撑。终于,过渡之后有聊到了一些问题,这才把采访给结束了。

第一次自己打街。走的路程倒是不少,但是没有收获。老师强调这时新闻敏感度不够。后来我总结出不单单是新闻敏感度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理解的新闻和现实的新闻有那么一段差别,在二级城市尤为明显。很多在我们眼里不是新闻的东西也会连番在报纸,电视上出现。还有看到自己的前辈们对待新闻的态度,顿时就会觉得这不是新闻人该有的素养。

最后,书本“新闻”与现实“新闻”的差别。

在实习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实质的新闻和我们书本上学的新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第一、记者这个职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的神圣。所谓的“无冕之王”是对新闻记者最高的评价,而在现在无冕之王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做很多不怎么“新闻”的事情,特别是在小地方的新闻记者。

我们新闻学子都会有一种思想,不愿意当政府的咽喉,不愿意自己的新闻受到其他力量的阻扰。总有一腔热血,总相信自己不会因任何的理由而放弃报道新闻的真相。但是在现实做新闻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的。有经验的记者就会自觉地不会去触碰那一块。如:一次建设局和交警队有了摩擦,事情很简单,建设局没有和交警大队交涉就私自断道施工,然后施工的人被交警队的人给带走了。条理也很清楚,建设局有错在先,没有做好衔接工作。可是报社没有任何一个记者愿意写这个稿子。他们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议论这个事情,然后议论的结果就是:这个稿子不好写,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两边都是事业单位,都不好惹??。然后这样新闻就不了了事,无人问津。

或许他们最初和我们一样,也是一腔热血。甘为寻找真相而赴汤蹈火。可是在现实的磨砺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偏离了,而且连自己都不知道。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媒体不可能不依附政府。就算记者的一时正气而没有妥协,也不见得你的文章能见报。如: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找人顶包,岂料被撞之人居然死了。这时顶包之人翻供。这时才供出了真正的元凶。作为新闻工作者来说,“新

闻敏感”会告诉我们这个是有料的,可以报道。但是不久接到了上级电话,这个不能写。就是因为肇事者是某某官员的亲戚。如果坚持要写的话,笔锋也要转弯,不能直指肇事者。试问,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写吗?即使写了编辑会发吗?如果写又不是事实的真相,那还不如不写!之前还听我们老师说,有记者不停劝告坚持写了不让写的稿子,结果遭到了很严重的封杀,许久都没有新闻线索。

以上就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些见闻和感触。凌乱没有条理,但每一句都是真实的。不知道是我们填天真还是不够社会!


第三篇:新闻学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熟悉报社工作环境,与老师取得有效交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报道媒体见面会。后期主要进行新闻策划与专版采写。

实习单位:XXXX

实习时间:XXXX

专业:新闻学

年级班级:20xx级新闻班

学号:XXXXX

姓名:XXXXX

指导老师:XXXX

一、实习目的

了解报社的采写流程,掌握消息、通讯、特稿的写作,学会独立采访以及新闻策划,由一名准新闻人向职业记者转变。

二、实习内容

主要包括熟悉报社工作环境,与老师取得有效交流,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报道媒体见面会。实习后期主要进行新闻策划与专版采写。

三、实习总结

首先,我想总结下自己实习以来的经验之谈。

如何融入实习单位:进入一家报社,了解其办报思想与指导老师取得有效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办报思想是一份报纸的魂,是指南针,能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该报纸的文化底蕴和新闻操守,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而与老师取得有效交流是方便在今后实习期间有效的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让你的指导老师了解你的特长和缺点。

采访经验之谈:实习期间的采访分为两类,一类是跟随报社老师出去采访,一类是自己独立采访。共同之处是,采访前都必须做好、做足相应的准备,采访时必须详细记录并全程录音,采访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录音,不懂之处需马上电话回访。区别在于,前者实习生要多留意老师是如何采访,如何设问,采访后与稿子是如何接轨,后者更需注意的是实习生不能露怯,不能表现的像实习生,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记者。采访的过程要简单有效,提问不能生硬,最好是与被采访者形成谈话氛围。我们看到的电视专访往往是蒙蔽了广大新闻学子的,那是电视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的采访必须是记者与被采访者自如的交谈,简而言之就是聊天。

写作经验之谈:新闻写作不是写散文,是基于采访的内容才写的,可以说80%靠采访。点明此处后,再谈新闻写作问题。消息的写作有一个铁律就是按信息的重要性来安排结构,越重要的信息放在越前面。党报有很多条条框框,导语经常无亮点,这也是一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让消息多些画面感。通讯及特稿的写作则要注意新闻语言,尽量以讲故事性的方式讲给受众听,要多采访权威专家,让消息来源多样化,而不是记者一家之言。写完稿子后,要迅速地浏览两三遍,确保信息来源准确、无错别字、无歧义。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8个星期的实习,真的很短暂,有很多遗憾,有很多收获。遗憾自己没有完全掌握新闻策划报道,没有采写出特别有影响力的新闻。作为一名记者,不能采写出一两篇有全国影响力的报道,他的职业生涯肯定是失败的。这也不是我选择新闻专业所能接受的结果。收获在于自己比进报社前成熟了很多。在实习期间我

发表的几十篇报道,让自己也更有底气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好记者这份神圣的工作。

这次实习不是我唯一的一次。大一,我在房地产公司实习过,大二,我在《信息日报》以及江西电视台实习过,每次实习我都有很多体会。体会源自何处?我想是源自我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喜爱。实习不是儿戏,不是做作,不是完成任务。实习是自己对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的一次检验,当然这是很高的标准,我至今没有感悟到。实习不是要你畏首畏尾或者炫耀自夸,实习对个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是思考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个人的性格。你为什么要实习?你要问清楚自己,这不是对学校的交代,甚至不能理解为是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交代。我认为是实习就是一种社会化,不要忘记,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实习可以让你真切的掌握社会生存技能,了解社会,获得学校与社会过渡的一个自我认知。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老师以及报社的前辈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