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应先考研攻辩小结

毕业后应先考研攻辩小结

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

刚才在攻辩过程中,对方辩友说

 先就业可以有经验可以获得工作经验,可以获得工资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获得人际关系等等。可是,只有真的成功找到工作,才会真的有经验,才会真的有工资,真的有这些好处对不对。而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加之往届未就业大学生,待就业大学生人数将超过700万,而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则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不断的萎缩,xx年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325万。很显然,大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如果找不到,经验不会有,工资不会有,什么都不会有。那么您说的好处一条都没实现那么您的立论也一条都站不脚。

金融危机下,就业难度大,不仅不会得到您说的好处,更加大了社会的压力和不安。所以我们说不应该,这是其一。

第二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更牢固和广泛的掌握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基础而目前普遍的大学生没有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应该继续考研深造。现在大学生多数是对专业知识学而不精,学术性知识欠缺。不可否认,大学生也欠缺工作经验。但在都欠缺的状况下,还是是先去弥补知识的漏洞再去弥补经验的不足,“磨刀不误砍柴工”,何必要多走一趟弯路呢?对方辩友,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我们今天知识不足不去理会,而却先去寻求经验增长,那么将来从新拾起它的时候可能很艰难,因为很多东西已经遗忘了。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可能也会下降。

第三点,国家也对研究生等大力提供保障和助学贷款等,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平均覆盖面一般不低于90%。学术型硕士生都可获得助研的资助,每人每月400元;由此可见考研具备可行性。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对方要在求职这一条路上走到黑呢(时间到)

先考研对于毕业生个人发展有积极作用,原因有四:考研的目的在于增强竞争力,挑战自我,完善知识体系,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社会价值;工资待遇有差别,据调查,研究生比本科生起薪高1550元,学历成为影响大学生起薪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许多招聘单位招聘门槛较高,多要求求职者具有研究生学历;文凭不是能力,但文凭是能力的一部分。教育收益率的调查,即每增加一年受教育年限收入增长的幅度。结果显示,本科生月薪大多分布在2500~3500元,平均为2767元;而66.2%的硕士生的起薪集中在3500~5500元,平均月薪为4317元。研究生就业收入要远远高于本科生。以该校20xx年的就业数据为例,研究生总数为3487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为118人和187人,签约人数为2428人,占总数的69.63%;反观本科生,总数为3044人,其中升学和出国人数分别是852人和760人,签约人数则仅有1149人,仅占总数的37.74%。

第二基于今天的辩题我们双方都必须承认考研和工作对大学生是必要的;但从考研成功的角度看先考研成功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先工作固然可以较早地开始职业生涯,但很可能失去先考研者的种种便利,先工作后因为家事之累和工作负担,难免疏于学业。而工作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对于考研的成功作用又实在是微乎其微。应届大学生先考研则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目前往届生的考研录取率只有 18% 而应届大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则高大 40% 。并且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本科毕业生先考研的录取性随之增加,我方认为先考研并不妨碍下一步对工作的选择而先工作的大学生却因种种客观牵连和主观惰性而削弱考研的实力甚至最终放弃考研。

目前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考研能够暂缓就业压力,扩大就业门路和增加就业砝码;其次,考研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的能力的一种方式,能拓展以后的发展空间。

1.就业形势严峻,如果有好的工作岗位先就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反:你说就业就能就业吗?就业不简单,所以我们才要读研究生 2.考研究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好找工作,现在只为提高知识水平而读研的人太少了,读完研后工作机会不一定比现在好

反:辩论赛要有确凿的证据,对方辩友单凭“不一定”来说,实在是不能让人信服,那我还可以说考研之后求职竞争力要比本科生强很多呢,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3.就业之后也不意味着没有机会读研了,如果真的想进一步深造的话,可以认真的对待在职研究生,一边赚钱,一边读书,何乐而不为呢?

反:有数据记载,在职研究生的录取率为16%,而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40%,只怕你

就业之后再想考研已经不那么好考了

4.如今中国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差,研究生还不如以往的本科生呢,考研没有用

反:现在的研究生不如以往的本科生,那么现在的本科生呢?是不是连以往的高中生都比不上?

5.现在的就业结构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于学术性人才需求量,所以应该先工作,这样才符合现在的行业结构

反:行业结构早在高中毕业就形成了,比如湖北省xx年49万考生,上本科的学生是10万人,而另外39万人都读专科,应用型和学术型已经分工得很明确了,我们本科生就是应该钻研学术。

如果想得到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的户口,没有研究生学历基本上免谈。

使高考失利的学生重拾名校之梦,对人生重新洗牌。一考定终身也造就了大学四年的无数遗憾。但到大学毕业时,对高校、社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积累也达到更高层次,此时考研能帮你重新洗牌,凭自己的实力报考喜欢的学校、专业和导师,重新推开梦想的大门。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文献、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这些工作能拓展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很好地训练学术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出国留学的学生,读研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有时导师可以推荐自己的学生出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从时间成本看。当机会性的损失与机会性的收益是同时存在时,关键要判断两者的机率大小。现在从时间收益或时间节省的角度分析,一般说来,同一个单位研究生的待遇优于本科生,譬如说硕士生年薪6万元,本科生年薪4万元,那么本科生要想挣到6万元钱就要一年半的时间。反过来,相对于本科生,硕士生的时间收益还存在逐年放大的可持续性,而考研的时间成本不存在可持续性。

1. 直接就业知识水平不足。2.就业后再深造的机会少

1. 从经济学看,人应先深造后就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当今经济下能力的证明直接和

深造后的证书挂钩,而报酬又直接和能力挂钩

2. 实例: 我国造两弹一星,就是由深造后的钱学森等科学家为首,组成研究团队 如果没

有扎实的深造,就先匆忙“就业”,相信钱学森他们个人,也无法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3. 如果没有先考研深造而是直接就业,那恐怕连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门槛都不能达

到。职业不贵贱,层次有高低,价值有大小。先深造再就业能更好的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更有利个人的发展。

4. 深造是理论就业是实践。也就是说。 1、实践是需要理论去指导的。只有深造之后

去实践才能更好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当于只有学好了数学的基本公式才能在自己真正的去应用。。才能实际的去计算。

问题

正二:我们看到市场有缺口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鼓励本科毕业生先去工作来优先回报社会呢? 反二:对方辩友你提到优先回报社会当然了我们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怎么回报社会呢,当然是等我们的竞争力更强能力更强再去回报社会这样达到的效果最好呀。

请正方二辩同学谢谢,请问就整体而言研究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否要强于本科生? 正三:很好那么只工作不考研是否意味着知识的终结了呢

反三: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终生教育,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它使我们看到它和一般的进修班是不同的。它需要的是大量时间和经历的投入

对方辩友还是对将来作了乐观的估计,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您准备考研吗?

以反一:培养应用型人才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我想请你解释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做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呢?

教学来代替就业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可以延缓就业压力,一箭双雕嘛。

教育收益率的调查,即每增加一年受教育年限收入增长的幅度。结果显示,本科生月薪大多分布在2500~3500元,平均为2767元;而66.2%的硕士生的起薪集中在3500~5500元,平均月薪为4317元。研究生就业收入要远远高于本科生。


第二篇:商业冠名+攻辩+攻辩小结


大学办学商业性。(Q为我方提问,A为正方回答)

Q:请问对方辩友觉得,公立大学接受商业冠名是不是大学变得商业化的开始?

A1:是。 → Q:再请问对方辩友,大学商业化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办学的独立性与学术性去换取金钱?

→ A1:是的。 → 好,感谢对方辩友论证了我们的观点。既然商业冠名作为商业化的开始已经伤害了大学的学术性与办学的独立性,那请问长久以往,有开始就有继续,以后教学和学术,可能就成为企业牟利的工具了。难道对方辩友还能一口咬定大学商业化可取吗?(好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

→ A2:不是。→ 但据我们所知,商业化是一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营利就是得到金钱,既然大学要营利得到金钱,就必然要牺牲一定的学术性。而且,一些企业在捐助的时候,不但会提出冠名要求,更会提出要求解决企业子女就学问题的不合理要求,伤害了大学招生的独立性,有开始,就有继续,以后教学和学术,可能就成为企业牟利的工具了。难道对方辩友还能一口咬定大学商业化可取吗?(好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

→ A3:其他回答。 → 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A2:不是。→ 请问对方辩友知不知道其实大学教学楼的冠名权都是明码标价的呢?公立大学一开始是完全由国家资助创立的,没有商业资本涉入,而如今用“冠名权”换取商业的捐资金钱,难道还不算是商业化么?

→ A1:不是商业化是一种生产某种产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大学不生产产品,也不以营利为目的。→ 对方辩友业化您混淆了概念啊,您说的是大学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大学接受这个所谓的“捐赠”,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了啊!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营利就是得到金钱,既然大学要营利得到金钱,就“交易”掉冠名权以其为产品,难道还不是商业化么?再请问对方辩友,这个大学商业化是不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办学的独立性与学术性去换取金钱? (后面见上)

→ A1:对方辩友我已经说过这不是商业化。 → 好吧既然对方辩友坚持,我们就把这个概念撇开不谈,那这种用冠名权来换取捐赠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大学办学的独立性与学术性?(后面见上)

A3:其他回答。 → 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攻辩小结:

第一,公立大学接受商业冠名是对学术精神的亵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市场经济“是以物质利益为动力的”,但大学的使命和精神,要求它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即使是冠名,为何不能是冠在饭堂,冠在宿舍,要冠在象征大学教育学术精神的教学楼上?

第二,公立大学接受商业冠名会挫伤其办学独立性与纯洁性。我们所考虑的,不光是当下,更从未来的角度着眼,请对方辩友不要只看到现在大学喜滋滋收了企业一笔钱,只冠个名,看似无甚影响。今日已经有企业借捐助为名,介入大学的招生优惠,明日焉知又会不会做出什么更过分的事情?这并不是杞人忧天,风险性实际上存在,对大学声誉上与实际管理上伤害极大。


第三篇:辩论赛:女研究生应该先立业后成家 四辩结辩陈词


总结陈词

感谢主席,感谢观众,也感谢对方辩友。听罢对方四辩的精彩总结,我不禁感叹,对方辩友已经在有失偏颇的立场上越走越远。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一一分解。

首先对方辩友犯下了两个前提性的错误。

第一,从立论开始,对方辩友就曲解了“立业”的定义。对方辩友把立业简单标定为建立事业,可谓言之凿凿。你方将立业归于事业,可是何为事业?《易经》有云,举而措之,谓之事业。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诠》六:“事业即职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稳定的工作,这个就能称得上立业。这种立业不是什么宏图大业,因此完全不会成为家庭的阻碍。

第二,我们注意到,对方辩友先入为主,错误地将女研究生这个群体等同于全体女性来论述,再次混淆了概念,再次扩大了主语的范围。正如甜豆腐脑不等同于所有豆腐脑,女研究生当然不等同于所有女性。大家注意,女研究生是高级知识分子,她们选择了读研而不是去工作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女研究生相比普通女性受教育年限更长,思想更开放,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立业对于女研究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请在做的女研究生扪心自问一下,既然你本科毕业选择了读研,难道不是为了毕业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吗?

我们都知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对方辩友在两个错误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几个霸道的观点。

其一,对方说,女研究生先立业会成为成家的阻碍。我方认为,恰恰相反,先立业后成家将会提高成家的质量。女研究生立业时可以多加锻炼,,增加社会阅历,培养责任感,在此之后所成的家,才更加美满更加稳固。相反没有立业,没有经济基础的女研究生在新的家庭中是没有归属感和地位感,这与广大新时期女研究生的追求是不一致的。

其二,

其三,

最后,我不得不再次和在坐的女研究生互动一下。有男朋友的,相信你们的男朋友会在你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理解你们,支持你们,帮助你们,而不会逼迫你们毕业就成家,更不会因此弃你而去,如果他这么做,恭喜你,那并不是和你相守一生的那个他,赶紧重找一个;没男朋友的女同学不要着急,你们会在立业的时候遇到更加优秀的如意郎君。成家不是空中楼阁,没有立业的妻子在家中没有地位,没有保障。同学们,听我一句劝,没坏处,先立业后成家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