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1

科研成果阶段性总结

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的需要,环形混凝土等径支柱是否能承担重任,已成了行业内研究的重点了,因此,我公司对于?350 180KN .m的等径支柱做了研究性试验,对于更高标称容量180KN. m的环形混凝土支柱更难实现,对于此次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1.高标称容量需要配置高强度的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需要对原材料有严格的控制,粗细骨料的强度以及细度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的粒径大小一般控制在10—20mm,以碎石为宜,对其含泥量又有严格的要求。高强混凝土要有较低的砂率,沙子的含泥量直接影响着水灰比的大小,因此对沙子要有严格的控制。混凝土中掺加硅灰可以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但对早期强度有一定的减小,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这是一个弊端。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小的水灰比,而水灰比太小,又会影响其和易性、密实性,在保证相同的坍落度条件下可加减水剂,减水剂的用量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所以在一定的坍落度下,怎样控制减水剂用量和水灰比的大小以满足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因此对于原材料的选取和用量的设计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高标称容量需解决纵向裂缝问题:180KN.m的高标称容量,需要较高的预应力,支柱将会受到较高压应力,支柱纵横变形将会产生长度的缩短,横向将产生膨胀应变,应变的增大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致使混凝土支柱产生纵向裂缝。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δr=(1-r/R)μδ式中,δr —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

R,r —环形支柱的内外半径;

μ —混凝土的泊桑比; K

δK—混凝土支柱承受的纵向压应力。

由此式子可以看出环形支柱的横向拉应力与壁厚有关系,内外径比越大横向拉应力越小,即壁厚壁厚越大,混凝土支柱产生的横向拉应力越小,越不容易产生横向裂缝,而在保证支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条件下,需要增大混凝土支柱的外径,因此对生产?350 180KN. m的等径支柱又是一个挑战。混凝土的泊桑比一般是0.16—0.18,混凝土支柱承受的纵向压应力又跟配筋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系,配筋分析如下:

高标称容量对配筋的要求:预丝的张拉值必然要求要高,配筋密,这将会产生一个问题,是部分预应力还是全部预应力。对于环形支柱要考虑到结构耐久性,承受着负弯矩一般不允许全预应力的结构设计,负弯矩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雨水得浸入导致钢筋锈蚀,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呈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示为:Ec=1562√fcu+24162,因此混凝土抗

压强度对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影响,石子和砂率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的选取和合理的配比将要从多次实验结果中才能达到。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与试验过程中,以上难题虽然困扰着科研的进程,但我们会力争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使得?350 180KN.m的等径支柱在电气化铁路建设中推广使用。在下一阶段试验中我们将会有重点有目标的各个攻破,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解决支柱裂缝问题和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

20xx安全技术部年x月x日


第二篇: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九年级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课题顺利进展,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为使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我课题小组对此项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在管理上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学习,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报刊阅读与学生英美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高了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这样,就为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做法:

1、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撰写了调查报告。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2、课题组教师对所任教的学年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广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形成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3、在此期间每人上了一节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课的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结合理论学习,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通过听、说、读、写的深度训练,使学 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绪,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继续深入认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研究

——阶段性总结

课题教师:董智灵

20xx、6

标签:

相关文章